English

杨瑞龙:为构建中国的新制度经济学不懈探索

2000-11-21 来源:光明日报 旭光 我有话说

这张从中读不出任何岁月的痕迹的面庞,让人很难与四十有三这个年龄联系起来。然而,透过宽边眼镜后面那双深邃的眼睛,我们分明可以看出一位学者的睿智。他就是我国著名中青年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瑞龙教授。

就在昨晚联系采访时,笔者得知杨教授正在单位加班,连夜审一批稿子。正是凭借着这股执著的精神,他正在构筑着自己的梦想——创建和发展一个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有特色的新制度经济学学派。他说,经济学今天走到这一步,需要进行分工,在分工中形成不同的派别,从而更快地促进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理论的发展。他和他的同事们选中了构建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大厦。他们的研究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制度变迁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方法,追踪当代国外理论发展的最新动向,如演进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奕论等,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理论创新,进而用这些理论来研究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问题;二用新方法探讨现代企业理论。这种新方法首先是直面现实的方法,即在尊重传统理论的同时又不为传统理论所束缚。第二种新方法是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探讨所谓的非主流观点,如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共同治理理论、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企业内部各产权主体的合作等问题,构建一个既能与国际经济学界接轨、又有助于解释我国企业问题的分析框架。在研究中,既追求对经济学本身的贡献,又强调理论成果的应用。目前这些研究成果相继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他所提出的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设想、我国制度变迁方式的三阶段转换假说、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合作理论、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公司治理结构创新思路等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最近他又出版了《面对制度之规》、《当代主流企业理论与企业管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等著作,《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即将出版。杨教授借助高校的有利环境,把构建学派与博士生的培养结合起来,有意识地让博士生分工攻克构建该学派所要解决的有关难点和重点问题,使博士论文构成学派系列成果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沿着学派的主脉络不断拓宽研究领域。他和他的同事、学生希望经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在内容和方法上有特色的学术派别。

在经济学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十几年来,杨瑞龙在产权理论及国有企业改革研究、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出版了《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等多部有较大影响的著作,多项科研成果获经济学最高奖第八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北京市第三、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高等院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等。《经济研究》所载论文曾统计,《经济研究》上发表的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单篇论文引用率和综合引用率排名中,杨瑞龙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二位。经过十多年锲而不舍的钻研,杨瑞龙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即脚踏实地地做研究,实实在在地做学问。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学家不仅应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且必须熟知以现代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尤其应熟悉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遵循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不仅应博览群书,而且更应深入实际,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他已把这种学术风格深深植入了他们正在创建的新制度经济学派中。他认为,做学问关键不是你怎么认为的,而是你为什么这么认为。或者说,重要的不是你有什么新观点,而是你的观点是如何被证明的。我们应当把90%的精力放在第二个问题上,而把10%的精力放在第一个问题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